2019-04-19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人民生活所需的很多物品還是由國家進行統籌分配,說到當時的醫療水平,更是缺醫少藥,藥品更是以產定銷。當時的八桂大地上,很少有一個治療感冒的成藥,為了民眾的健康和方便用藥,作為廣西衛生廳直屬單位,廣西制藥的發源地,廣西醫藥研究所制藥廠(白云山盈康藥業前身)擔當了這個歷史責任。
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我們所研制出來的成品必須是價格低廉且效果好的產品,這樣才能讓人民群眾得到普遍使用,于是單位組織藥品生產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開展這樣一個感冒成藥的生產研制工作。當初經過我們科研人員對治療感冒中藥方劑的大量篩選,最終選定了銀翹散這個方劑,原因主要是里面的藥材都是價格相對低廉,且該方劑對防治感冒的效果非常明顯穩定,但如何把該方劑通過生產技術批量生產成為一個方便攜帶和使用的成藥,按當時的藥品生產技術,著實讓我們的科研人員犯難了。
正當一個小技術難死英雄好漢的時刻,在我們的科研隊伍中,有一位曾畢業于上海醫學院的年輕人,經過他四方打聽,有同學在上海的一個國營制藥企業正在生產一個名叫“維C銀翹片”的產品,該產品正好是以我們科研人員選出的銀翹散方劑為主,再加上三種西藥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維生素C制成的一個中西藥復方制劑。經過了解,維C銀翹片確實是一個物美價廉、防治感冒的良藥,為得到該藥品的制造工藝,經過重重關系,我們派出了多名科研人員去上海制造維C銀翹片的廠家學習,最終取得了該產品制造工藝的“真經”,使我們成為了廣西研制并生產、銷售維C銀翹片的廠家。經過多年的銷售和使用,該產品早已深入人心,已成為老百姓防治感冒常用的藥品之一。不管是在當時缺醫少藥的年代還是在今天,都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片劑作為固體制劑,有時候不利于小孩和老人吞服,我們的科研人員后期通過劑型創新,用同樣的處方開發出了另一款劑型-----顆粒劑,把它命名為維C銀翹顆粒,成為維C銀翹顆粒的生產企業,也成為這個產品的2010版國家藥典標準起草單位。
隨著國家藥典標準的不斷提升,該產品除要含量測定三種西藥的成份外,還測定了氯原酸和牛蒡子苷的含量,現在很多企業由于技術含量存在問題,都不敢生產銷售,但我們的科研人員總能根據國家新的標準,不斷提高,并運用現代科技進行改良創新,在工藝上使我們的“維C銀翹片穩定性”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使得我們產品的質量更加穩定,更加安全,更加有效。